思辩启智 实践育人,春禾携手托管学校教师共探综合实践课程
8月29日,春禾公益托管学校2024秋季学期研学课程培训在黔西市莲城街道天坪小学举行。来自天坪小学和贵阳市白云区民族中学的16位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现场体验了研究性学习方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毕节市教育局邓文乾副局长、黔西市教育局丁宪令局长来到现场观摩了解培训情况。
本次培训旨在通过“食物与生活”主题课程实操体验,让老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初步的了解,激发老师的上课意愿,了解春禾研学课程的设计思路与结构,为下学期开展课程做好准备,并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研讨。
在培训活动正式开始前,春禾公益课程顾问蒋俊老师引导参会教师分组填写了《综合实践活动kwl表》,先从“已知”和“想知”两个维度带领老师们一起初步了解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知现状与期待。
在“k 已知”,老师们纷纷提出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有的老师提出,这门课程强调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有的老师则提出,与学科类课程相比,这门课程更有趣,对学生知识输出与思考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在“w 想知”,老师们普遍反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怎么上,是否能够帮助老师管理学生,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等想要通过培训了解到的问题。
关于“L 学到”,将在全天的培训中逐渐展开。
在这个环节中,每位老师首先需要单独完成对手中食品包装的观察,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信息。接下来,各组老师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观察任务单。
各小组老师根据整理好的任务单,分享了很多有趣的问题:
水的保质期为什么是12个月?
水过了保质期以后是怎样处理的?
保质期为什么不放在显眼的位置?
生产日期是不是真实的?如果是假的应该怎么办呢?
日期是从生产开始算,还是从出厂时开始计算?
快要过期的食品或刚刚到期的食品还可以吃吗?
经过一轮头脑风暴和探讨,大家发现,人的思维是从某一个点开始,由点带面逐渐联想、发散,深入到更广阔的世界。那么,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以“观察小包装”为点,探索到了多大的世界呢?
在接下来的培训中,蒋俊老师引导各小组从以上发散思考中选取一个点作为研究方向,并设计研究计划表,明确小组分工,共同在30分钟内完成课题研究,最终以小组为单位对研究的内容、过程和结果进行汇报。
4个小组成员开展了4项课题研究:
课题一:关于20-30岁女生关注食品营养成分原因的探究
课题二:国家标准(GB)和地方标准(DB)的安全性对比
课题三:影响矿泉水保质期的因素研究
课题四:矿泉水包装需要配备吸管吗?
各小组分别上台分享了研究课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论。在第一组老师分享课题之后,教室中其他作为听众的老师曾一度沉默,没有主动对研究课题提出问题或质疑。此时,春禾公益理事长陆逊老师鼓励大家积极提出问题或质疑。在陆逊老师的引导与鼓励下,课题研究组与台下老师针对研究课题的逻辑性、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展开了互动与辩论。陆逊老师表示,在场的老师将来在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时,其中关键的一点正是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能力,在课堂中引导和培养学生质疑与追问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话题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这一观察、思考、研究、课题分享、提问与答辩互动的过程,呈现了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雏形。
下午的培训活动在春禾志愿者讲师田峥老师的引导下,以一堂生动的“鸡蛋撞地球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展开。
这堂体验课的目标是各小组在8分钟之内,利用桌面上所有可利用的材料,为生鸡蛋设计一个防护装置,使得鸡蛋从2米高的地方扔下后而不会摔坏。此外,各小组还需为包装设计一个广告语。
各小组老师集思广益,制作了4种截然不同的生鸡蛋防护装置。当鸡蛋撞到“地球”的那一刻,结果揭晓了,4个小组中有3个小组的防护装置成功保护了生鸡蛋。
然而,实验结果成功与否并不是这次体验课的关键,在防护装置研制过程中,各小组老师群策群力,主动调用了生活经验、物理、数学、语文等学科知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内在驱动力,才是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即使是唯一一个鸡蛋被打碎的小组,在之后的反思环节中也获得了收获,他们经过讨论已经找到了对防护装置进行改进的思路。
田峥老师向老师们分享了该教学活动背后的教育理论——“建构主义”。这是一种在真实情景、会话、协作基础上建构学生知识和经验体系、情感体验,形成自我能力、得到成长的理论。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合作、承担了各种任务,能够被看到并有价值感,这种情绪上的感受将激发孩子的兴趣与创造力,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
此外,田峥老师还谈到了有助于“构建主义”理论落地的“体验式学习圈”,并谈到,与新课标导向高度一致的体验式学习使得孩子能够将综合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让孩子们既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又能够快乐地学习,是老师们应思考的议题。
随后,春禾公益王建霞老师与老师们交流并梳理了开展课程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实际困难,包括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对老师课堂管理的挑战、学生面对老师的各种提问和引导“启而不发”、课后不按计划完成探究任务、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无法开展探究等等。围绕这些困难,老师们该如何应对?大家针对这些话题展开了交流探讨。
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老师自己的认知,这是一门普惠的思维课程,相信每个孩子都将会在这门课程上有自己的成长点,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衡量价值意义的有无与大小。其次,学校对待这门课程实践要有课程观,不是某个老师或某几位老师自己的事情,需要有课程管理制度、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听评课和常态化教研活动等同步跟进。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蒋俊老师分享了春禾公益为项目学校提供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包括教学所需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案,以及引导学生开展课题所需的研究计划表、任务表等表单。老师们还可以在此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开发。
老师们在今日的体验式学习之后,展开教学上的片段模拟活动,以亲身实践摸索如何将体验式学习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模拟教学环节中,老师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有的扮演学生,有的扮演教师,通过模拟课堂情景,体验不同的教学策略和互动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通过这种模拟,老师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学生在不同教学方法下的反应和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在讨论环节,老师们分享了各自的体会和发现。一些老师表示,通过模拟教学中的互动,他们意识到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换位思考以及在课堂上创造更多互动和合作的机会。其他老师则强调了体验式学习圈带来的启发,新学期希望尝试从体验入手,进行学科方面的融合教学小尝试。
活动的最后,蒋俊老师和田峥老师对一天的培训进行了总结,并鼓励所有老师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田峥老师强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激发学生潜能、培养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的过程。通过今天的培训,老师们不仅获得了新的教学工具和策略,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启发,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图文丨朱琳 陈嘉桢
排版丨张秀雯
审核丨王建霞 蒋俊 刘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