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动态
微课
9月9日晚20:00-21:00,春禾研究性学习交流群,2020年秋季学期研学主题交流重新启动,第二十一期。分享嘉宾孙旭亮老师带领大家展开了以“情景创设及操作方法”为主题的交流活动。
图|本期主讲嘉宾:孙旭亮
遵义市红花岗区教师培训中心
微课实录
孙旭亮: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情境创设及操作方法。根据经验例举了四个方法,作为一个引子与大家交流。第一个方法是问题情境法,大家可以就这个问题抛出问题,在实践操作中很常用,和目前的非常流行的问题导向一样。问题情境法很常用,大家可以经常在自己的工作中应用。个人觉得,问题在设置上,我们设置的问题需要学生跳一跳能够到果子的,这样往往有思维冲突。
韦忠平:孙老师在视频里讲的不错,我看了两遍。
张前:如何发现问题就是很重要的事情。学做某样东西,我们没有成功,也往往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王建霞:张前老师,请问有具体案例吗?
张前:比如在学音乐时听个人清唱或乐器演奏,都是非常好听的,可把二者融合在一块就出现了问题。如果学习者的知识储备不够,他就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孙旭亮:非常好,当学习者的知识储备不足时,这也是问题情境的延续,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去找知识储备多的人分享,寻求解决途径。这样的做法就是陆总说的学会提问,形成一个问题连环。问题出现后,可以采用情境再现,模拟场景,看能否得到灵感。
王建霞:孙老师,请问什么叫“思维冲突”?
孙旭亮:比如拉线开关,拉开后,如果突然停电,这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可以看得见拉线开关的开和关。这类问题就是思维冲突,学生的思维不冲突,就不会引起思考,我们平时在教学时也是这样,不管是哪个学科,只有引起思维冲突,学生才会引起思考,这是问题情境法。这个方法不仅可以使用在研究性学习,我们教学中同样适用。老师们有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集思广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第二个方法是情境再现法,就是让参与者走进真实情境,身临其境,用这种方法唤起思维,也是一种常用方法。
张前:如果是上课采用情景再现法以后,问题肯定能得到解决。
孙旭亮:第三种方法是智力激励法,当模拟情境都不能解决,找不到思路是,可以引入智力激励法,也就是头脑风暴法,这个方法的操作方法是,5-9人开圆桌会议,激发每个人的思维。我们老师们,就要想办法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学科在课堂上实践,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让改变成为看得见的变化,才能真正引起课堂的变革。这也是春禾为之努力的方向。
张前:头脑风暴是奇思妙想吗?
王建霞:头脑风暴,我的理解是开放性地围绕一个主题,各抒己见,打破砂锅问到底。
孙旭亮:可以是一个主题、也可以是一个问题,总之是需要解决的内容,大家围绕一个核心要素展开讨论,研讨,合作等。
王建霞:请问这种方法,在课堂上谁在引导、主持小组讨论?老师,还是学生?
孙旭亮:在绥阳的第五届中学生ETS大赛中,学会提问是培训的核心,一般由老师作为引导,学生最好独立思考、然后根据有价值的思路进行操作。这种方法我在2013年仁怀培训中使用过,效果还是不错的,这种方法使用于解决有一定基础的研究性学习的老师们。
王建霞:为什么适用于有一定研学基础的老师?
孙旭亮:就像现在的合作学习,一个小组,有人看,有人干,有人圆边窜。当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出现,才能实现独立、开放、自信的个体。
王建霞:具备研学基础,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吗?
孙旭亮:自信也是在独立思考之上产生的,应该是独立思考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所以,目前的小组合作在实施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不喜欢发言的人提问,就是这样的,利用赏识、激励让没有自信的人获得自信,那就是不评判。
王建霞:那么教学中如何激发、引导独立思考?
孙旭亮:本人认为,就是“后进生”先发言,“中等生”做补充,“优等生”总结提炼,让不同的学生有自己的成长基础,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机会。
王建霞:这个思路好!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可能是最有不同想法的孩子。
金虹:小组合作这方面,我班上就有好多个学生不喜欢发言,性格特别内向。
王建霞:不喜欢发言,一种可能是有不同意见,懒得说,或是不够自信说;一种可能是没有想法。两种情况,教学中如何引导?
孙旭亮:最好的办法,就是老师要引导听着包容发言者,学会欣赏他人发言。我在做教研活动中,就有这样的老师。这个老师在大家的期待中也发言了,大家给予掌声鼓励,这个老师走了都有精神了。这是我区出现的真实案例,后进生是自卑大于想法,现在是需要想法冲破自卑。
张前:这说明开放应作为第一要素,开放自己才有可能去和别人相互合作。
黄小燕:这对老师的要求就特别高了。
孙旭亮:所以,老师们要学会包容孩子们的发言,对老师的要求也不高,你只需要点头、眼神鼓励、手势点赞就好了。不需要多余的评价。多关注不爱发言者,让会发言的学生后置,精彩的课堂才会出现。
姜茹婷:不同人的思维模式不同,有些是线性直接的,有些是网状发散的。而后者思维模式会更谨慎,更内敛,文字表达或许比直接现场发言更容易接受,或者让其提前准备写下来。
王建霞:也是个方法,那么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就需要精细化;在我们中学生ETS大会的新开题中,就设计了“协同写作”环节,也是因为这个考虑。
王建霞:给予每位参与者平等的发言机会,鼓励每一种不同的见解和思考,在情境创设,提出问题阶段,尤其重要!老师们往往眼里看到的多是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这一点在研学课堂上尤其值得警醒。我个人的理解是不需要评判,需要肯定、鼓励和引发下一步关联思考。
孙旭亮:学生会在鼓励中找到点点自信。学会等待,将点点自信培育起来,学生就有了自信。
张前:非常赞同这个观点,问题往往是在不太会发言的同学身上找到的,学生也会在自己的成长中不再感到孤单寂寞。
孙旭亮:研究性学习,其实是在为传统教学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诞生的,所以需要大家多思考,如何利用研究性学习撬动传统教学的杠杠。
张前:研学的精神顺藤摸瓜一定要找到个究竞。这对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能激励老师不断的学习。我们一直也在追求,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孙老师的这些方法就是渔,不同的人学习运用后会抓到大小不同的鱼。
王建霞:孙老师分享的这些情境创设的方法,如何借鉴运用到其它课题领域?我们现在推2.0版本的研学课程落地方案,“选研究方向走班+学科融合”,各个学科老师都参与研学教学和指导学生课题。传统学科老师一开始有很多困惑,如何打开学生思维,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孙旭亮:老师们在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学会带领学生根据现象引发问题,根据问题引发思考。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全部的学科教学中,比如每个单元学完后,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做研究性学习,对所学内容深入研究。核心在于有一定基础的老师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孙旭亮:回顾我们这段时间的晚上聊天,你会发现,有的老师在线,有的老师在忙,有的老师在参与,有的老师想发言怕发错了,其实这都是老师们自我拒绝成长,我原来在读师院的时候很内向的,不敢发言。
张前:我认为这属于不完全开放,学习了别人,但没有展示自己,让孙老师也不知道从哪里去帮。
孙旭亮:我也是由惧怕发言,到学会发言,到敢于发言,这个过程真的需要老师们自我突破,别人很难帮你完成。学习永远属于主动者,未来也是主动者的世界,所以老师们敢于走出自己的思维怪圈,很重要。
张前:是的,平时我一发言脸就红紧张。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也要求自己不断改正。所以我们要勇敢的走出自我,和别人一起快乐的共同学习。
王建霞: 赞同,这个适用于研学的任何教学阶段和环节,今年暑期教培的开训仪式上,我分享了一段话,当时由于时间原因没展开跟老师们交流,等稍后结束时再分享出来。我们拉回来今天的主题,情境创设。
孙旭亮:情境不能理解为具体的、特定的环境,其实情境无处不在,现在的讨论就是情境创设。我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从来发言者不会让他们在位置上发言,我都是要求上主席台发言。每个老师要学会上主席台,主席台就是很大的平台。
王建霞:我个人的体会是,刚刚接触研学的老师们不要对“情境创设”设限,看一部电影、读一则时政文章或是视频新闻,或是一节科普讲座,或是这两天的99公益日筹款活动,都可以是情境创设。
孙旭亮:我告诉我的研究性学习老师们,不管好坏,都点赞,鼓掌,用欣赏让人自信。
王建霞:谁说不是呢,大道至简,不过,很多时候要先“繁”再“简”。
孙旭亮:今天的分享马上 就要结束了,给大家一句话,突破自己从主动参与开始,参与就赢家,参与就是对活动的最大尊重,参与就是让你有别于他人的一步,参加就是在 自己的人生路程中迈出了一大步。下次希望见到您的身影。
王建霞:孙老师这是有感而发,现身说法。
张前:是的,相互尊重是友好接触交流的开始。很受益,谢谢孙老师的分享。
孙旭亮:分享的观点您是否认同都不重要,因为我参与了。
金虹:重在参与,求同存异。谢谢孙老师的分享。
王建霞:非常感谢孙老师的主持,也谢谢实时参与交流的各位老师。1个小时时间很快,我们聚沙成塔,每次一小步,也是在不断向前。关于研学教学“情境创设”,群里各位老师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在群里交流。思考不是单向的输送,是多维的碰撞与共享。最后,分享这段话给各位老师,曾经给我很多思考和触动:“只有一件事能训练人类的心智,那就是这个人愿意使用自己的心智。你可以帮助他、引导他、提供建议,最重要的是启发他,但唯一有价值的收获将来自他个人的努力,收获多少直接取决于他投入多少。”(哈佛大学前校长Dr.Lawrence Lowell)。
下期预告
主题:“如何激发学生对课题研究的兴趣”
时间:周三晚20:00-21:00
嘉宾:罗卫东(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
往期回顾
微课系列推送
·微课20 | 为人师如何爱自己
·微课19 | 问卷设计的步骤
·微课18 | 怎么选题(选题的渠道)
·微课17 | 工程类课题研究怎么开展
·微课16 |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二)
·微课15 | 如何营造校园研学氛围
·微课14 | 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
·微课13 |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一)
·微课12 | 区分观点与感受——沟通原则
·微课11 | 观点≠事实 ——沟通原则第一讲
·微课10 | 学生对课题研究不感兴趣怎么办
·微课9 |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原则
·微课 | 研学常用研究方法——观察法
·微课 | “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三)
·微课 | “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二)
·微课 | “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一)
·微课 | “为什么不宜把是否有意义或价值作为开(立)题的条件”
·《研究性学习》在线交流研讨(二)
··再提“拥抱变化”——春禾在线研学交流研讨之探索(一)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整理|姜茹婷
排版|王俊骊
审核 | 刘红玲
相关文章
春小禾战“疫”|我在战“疫”一线绽放青春之花
绽放青春之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肺炎疫情,防控疫情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社区(村)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的第一线,要想打赢这场战“疫”,必须守住这道防线,外防输入,内防输出,有效切断疫情扩散的渠道。许...
贵州省印江中学研究性学习校级研讨会活动纪实
“ 背景:对计划在高一、高二全年级认真、有效落实研究性学习课程,实现课表有课、实际有课,所有学生课题有人指导且能有效完成的项目学校,春禾公益提供入校研学师资培训,以帮助这些学校逐步实现学科教...
案例学习 | 汪郁雯、姚佳韵TED研究性课题分享的分析借鉴
TED精彩视频观看(可点击视频右下角全屏观看)开场白开场白:0~0'43,时长0'43,7.7%。用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盘尼西林)的故事引出自己的研究发现。用经典故事点出发现的...
转载: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沟通素养”
编者按:“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于2018年正式对外发布,其内容包括了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这些也正是春禾公益一直在倡导的教育理念。经“华东师...
【转】有你,四季如春——黔西四中春禾社团招新认证会
“春风浴沐,禾苗萌初”,心中有春禾,四季如春。春禾,犹如初春破土而出的禾苗,生机勃勃、朝气昂扬,就如同在台下的同学一样。站在这里,看着他们,心底满是骄傲与欢喜。骄傲社团人气很旺,欢喜招新成功。天已转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