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动态

机构动态

微课18 | 怎么选题(选题的渠道)

4年前 (2020-07-16) 热度:


微课

7月9日晚20:00-21:00,春禾研究性学习交流群中开展了第十八期研学主题交流。本期由春禾志愿讲师苏百泉带领,针对“怎么选题(选题的渠道)”进行了主题交流。



本期主讲嘉宾:苏百泉老师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微课实录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春禾微课


苏百泉:我这些年一直在指导高中生做社科课题,平时指导高中生做课题,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激发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对于创新性没有太高的要求,主要希望学生能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体会和学习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树立研究意识。

孙旭亮:社科类课题选题一直非常困难,选好难度很大,聆听苏老师分享。

王建霞:孙老师觉得难点在哪?

孙旭亮:社科类课题的难点就是大家都觉得选题范围广,但很多又是基于身边的课题,司空见惯,怎样让司空见惯的现象,转化成课题?

王建霞: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可能是司空见惯,可是从学生的视角和经历来看呢?

苏百泉:我觉得社科课题选题,总体上的原则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王建霞:怎么说?

苏百泉:首先是,学生要能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王建霞:大家都觉得要善于发现问题,如何做到呢?老师如何引导呢?

苏百泉:要转化,就需要略微拔高一点,将两三个视角结合起来,找到交集。比如,我以前指导过一个器官捐献方面的问题。器官捐献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比如法律问题、技术问题、认知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前两个问题距离较远,也较难。可以从认知上下功夫,研究人们对于器官捐献的认知度问题。然后再考虑主体。哪些人呢?如果用问卷法,最容易搜集问卷的就是自己的同龄人——中学生。所以,就选择中学生对于器官捐献的认知度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器官捐献、认知度、中学生,三者求交集。就可以选一个不错的课题了。

王建霞:这个有点不常见,学生是如何想到研究这个问题的?因何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的?

苏百泉:因为我在课堂上讲过中国器官移植的一些问题。器官移植除了技术问题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严重的供不应求。

王建霞:用这个思路来慢慢缩小、聚焦研究的内容、问题和对象,让中学生的课题有可行性,是个好方法!你在什么课堂会讲到这个话题?

苏百泉:政治课。




孙旭亮:比如交通堵车问题,就是常见的问题,需要学生参与研究,探究交通堵车问题,为什么堵车、堵车的时间段是什么、怎样缓解、策略是什么?

苏百泉:交通拥堵问题涉及到的问题也很多,如何做一个合适的小课题?比如,从技术上,可以改进导航系统,显示实时路况;从出行方式上,可以考虑共享单车、公交、拼车等替代出行方式。那么,什么是适合中学生的角度呢?

孔东红:源于学生的生活吧!

苏百泉:比如,我就听说一个学生做了一个课题。学校开家长会,经常会造成周边停车拥堵。于是,他就想,开家长会的时候,怎么让学校和周围的公司提前沟通好,使用公司的停车位。他研究的就是这种共享停车位的沟通机制。

孙旭亮:分解现象,根据分解的现象供学生思考和选择,不错的思路。




金伟:我这里有个问题,不知苏老师是否遇到,怎样处理的?学生选了题,也学着写了选题背景、价值,但查阅资料,迟迟不动!住校生条件也有限,后来学校支持允许使用计算机教室,结果一节课下来,好几个课题组都提出要换课题,说已经研究很多了!这在预料之中,也建议慎重考虑换课题,深入了解再说!哪些老师遇到过这种情况,大家又如何处理的?

苏百泉:选题就是一个“有想法——查文献——调整选题——再查文献确认”的过程。所以,我一般给学生选题的时间,大概要一个月。

孙旭亮:这个思路不错,每个课题的形成都是反复论证的结果。

苏百泉:也就是说,学生有想法后,要通过交流、查文献,反复论证和调整,经过差不多一个月,才会最终确定下来题目。万事开头难,选题环节我安排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

孔东红:但我按照这个思路又发现个问题。我们的学生流动性很大,是从相对远的地方来到我们这里读书的,所以我们身边的问题和他们身边的问题是没有交集的。只能积极找老师和学生的交集,在这个交集内找问题,师生共同摸索探讨才有效果。

苏百泉:孔老师说的是,即便是生活环境相似,老师和学生的阅历、关注点也会有很大差异。

孔东红:我是自己感兴趣,然后带着学生和我一起做的。我发觉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启迪,不会提问题。我只有用自己的问题来带动孩子们一起来研究问题。我的学生是坐等我的题目。可能我的方向错了吧?

苏百泉:我基本上不给学生课题,都是启发学生自己找课题,然后帮他们论证、判断。

金伟:嗯嗯!我们这边时间也不少于一个月,就是学生缺少查阅文献这一步骤,认知很浅,而且随意性大,一发现不合适又换。

王建霞:请问苏老师,你上面提到的“从技术上,从出行方式上……”进行分解,是老师在帮学生分解?还是学生自己在分解?

苏百泉:课题最终还是由学生自己做,所以,要是他们自己有兴趣、有体验的。老师引导着学生分解学生的课题,给他们视角,让他们自己挑选自己感兴趣、擅长的角度,老师只是给思路、角度,决定权始终在学生手里。




王建霞:突然想到今天谈到的一个领域“人与自我”,请问你的学生在这个领域,都曾做过哪些课题?

苏百泉:自我有很多方面。比如,我就指导过一个自我悦纳的课题。

戚毅:哇,这个课题好,但是没有学生想到。如果是我也暂时不知道怎么入手,好题,得好好想想。

王建霞:这个课题具体想解决什么问题?

苏百泉:学生对自我悦纳进行分解,看看自我悦纳可以分为哪些方面,然后设计问题,了解学生自我悦纳的水平。基本属于心理方面的。

金伟:是的,分解课题,这个我们自身认识不够,第一次听到。

苏百泉:还指导过学生一个关于身材的课题,课题方向是“高中生对于身材的自我悦纳状况研究”。比如,高中生对身材的自我评价,是否为了身材而控制饮食,是否为了身材而锻炼身体等等。

戚毅:初中生比较模糊,但是可以引导,但是如何判断老师的正确性。

王建霞:戚老师,请问什么叫“判断老师的正确性”?

戚毅:老师有引领作用,万一老师的思想有偏差,会不会在引导上产生偏差?

苏百泉:戚老师,其实,真理都是相对的。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只能是接近,尤其是社科课题,都具有相当大的主观色彩。其实,只要有证据的说理,就可以了。




金伟:那么,有学生对同性恋问题感兴趣,后来一查资料又放弃了,认为相关课题研究不少了,不想继续了,请问这个还可以如何分解?学生目前仅限于了解同性恋的原因,社会对同性恋的看法。

苏百泉:我专门给学生开设过一门选修课,叫《性别社会学》,就专门讲过同性恋问题。同性恋在中国,其实可以研究的视角非常多,除了您提到的大家的看法以外,其实可以细分。比如,同性恋文化符号研究。比如,七色伞的使用、“同志”一词的使用、同性恋现象在当下文艺作品中出现的情况,等等。其实,无论做什么课题,选题的时候,都有一个“从面到点”逐步聚焦的过程。

王建霞:学生如果一开始只是模糊地对这个主题感兴趣,如何细化得出这些看这个主题的视角呢?

苏百泉:我经常会在学生有个课题方向后,问他们“可以细分吗”,一般要问两到三次,学生分解两到三次,就差不多了。就像是一个从树干到树枝,再到树叶的过程。我经常和学生说,你能在这个领域通过自己的研究,增添一片小树叶就很棒了。细化的手段很多,比如,主体细分:中学生、老年人、大学生;比如领域细分:家庭、社会、学校;

金伟:太好了,原来有这么多视角,才意识到自己本身认识有限,才不能有效进行指导!




熊健:同性恋这个选题比较敏感,涉及隐私,研究开展起来的难度很大。

苏百泉:敏感的问题,如果不是出于发表、参赛等因素考虑,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即便是非常个性化的兴趣点,我也很支持和鼓励学生研究。我前几年上《性别社会学》,就有很多学生做了性少数群体的课题。有些不是非常敏感的,比如,青少年中性化问题,课题报告还公开发表过。

金伟:苏老师今天的建议,都可以让我下来细究好久了。

王建霞:有个障碍,学生比较难接触到这些研究对象吧?

苏百泉:王老师说的对,研究对象的易获得性是个很重要的原则。

戚毅:嗯,我觉得学生可以研究的领域很广,敏感的话题学生会回避,这个时候如何引导就是个问题。因为不深入就不知道这些孩子怎么想,现在的学生很敏感。

苏百泉:比如同性恋,要找很多同性恋去研究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么找一个同性恋,进行深入的个案法研究,要么脱开同性恋者,去研究同性恋文化、大众认知。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围绕敏感问题打转转,可以选题的方向很多。比如,我觉得科技应用、文化现象、弱势群体等等,都是很好的方向。

熊健:这个视角很好,受教了。谢谢苏老师。




苏百泉:比如,今年我就指导了一个学生研究昭君出塞的历史传承,她研究了《汉书》中关于和亲的各种记录。

王建霞:课题名称是什么?具体如何开展的?

苏百泉:比较为什么只有昭君出塞流传广。

王建霞:这个有点像阅读类的课题研究?

苏百泉:文化探究类。

金伟:一个学生,好有勇气。

苏百泉:我记得网上还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有个学生研究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吃的饭菜。发现他们无论走到哪里,吃的都是淮扬菜,因为作者只知道他们老家的饭菜,其他的食材都写不出来。

王建霞:哇!无论是不是事实如此,这学生的思维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凌印:这些学生好有想法。

苏百泉:还有一个台湾人,研究《红楼梦》中出现的植物。他认为同一个作者的植物学知识应该是稳定的,通过研究前80回,和后40回中描写的植物类型,他得出结论,整本书都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

陆逊:很有意思的角度。




戚毅:上次我们班涉及到一个抑郁症的研究,结果其中有个孩子有这个方面的问题就回避了,导致这个研究流产。我也不知道怎么去疏导。

王建霞:遇到这种情况,请问如何处理?

苏百泉:团队课题更需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感受。团队课题,其实是学生自己商量出来的结果,要每个学生都有选择权,老师不能替学生做决定,学生之间也不能强求,一般的操作方式是自愿组队。




苏百泉:我觉得做社科课题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大多数时候不是想这个课题对社会有没有价值,而是自己觉得有趣、有兴趣。

王建霞:非常赞同。

苏百泉:比如,有个学生发现语文课本上的课文,有一些是经过改编过的。他就开始对比课文和原文,来比较哪个更好,改编的原因。我觉得学生有兴趣非常重要。

王建霞:孩子们的这些开放性思维真是太让人欣慰了,作为老师来说,如何启发让更多的孩子有这种开阔的、善于发现和探究的意识呢?

苏百泉:有兴趣才能使他有持久的动力。老师只是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迷茫的时候,帮他找找路。

王建霞:兴趣从何而来?好多学生可能会说,我没什么感兴趣的。

苏百泉:首先,我觉得就是平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天马行空,不给他们任何“看不见的墙”。

王建霞:说得好!就是我们老师自己要足够开阔和放手!

苏百泉:兴趣是激发出来的。比如,让他们看那些获奖课题。他们一看,会发现,原来都是身边的嘛,也不怎么高明嘛,他们觉得没有距离了,就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孙旭亮:不错,用身边的同伴引领同伴。

金伟:这个也是个好方法。

张元玉:苏老师的学生选的课题角度都很有意思,受教了。




熊健:苏老师,怎么培养学生能提出问题的思维或意识?比如,生活中、课堂上、课题研究方面,很多学生都只是被动接受。

苏百泉:我觉得核心就是学生的主体意识。传统的教育中,孩子生活在成人的阴影中,总是认为成人说的是对的、成人是高明的,所以,选择无意识的自我否定。所以,我们就是要通过同龄人的优秀表现,告诉自己的学生,课题创新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情,所谓课题,就是把你感兴趣的东西深究出来。




苏百泉:平时,学生的想法得到认可、尊重,他们就会觉得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他们就会选择“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时间久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就形成了。

熊健:我极力引导过,后来发现也没有多大的改善,就有了这个困惑,有没有什么方法破解这个“无意识的自我否定”

王建霞:只要稍有改进,即给予赞赏。鼓励、接纳孩子们的试错。

苏百泉:平时教学中,多采用学生之间互评,减少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互评是一种平视的角度。同学评价的不客观,学生会辩解、反驳。这样,就容易建立自我肯定。在课题中,老师永远只是一个顾问的角色,决策和组织者都是学生。这样,学生需要自己决定事情的时候,他们逐渐就自立了。

王建霞:平等的视角,而不是老师权威的、高高在上的视角,非常重要。




苏百泉:耽误了大家一个小时时间,很多话说的不合适,请大家多多原谅。今天晚上体验到了这么多老师的热情,让我觉得春禾这个团队的号召力与凝聚力。谢谢大家让我有了这么美好的体验!

王建霞:苏老师太谦虚了,春禾平台有个传统:表扬与自我表扬,以后来多了就知道了。

孙旭亮:辛苦了,苏老师。苏老师的方法不错,按照方法做,一定收获满满。

金伟:谢谢今天苏老师的到来,收获多多,谢谢王老师的精心组织!也要谢谢认识了春禾这个平台,可以与那么多优秀的,有教育情怀的老师们交流!

王建霞:也非常谢谢各位老师在繁忙之中抽空来跟我们聊,春禾的平台永远是为各位老师和孩子们而创设的,没有老师们的参与,就像是只有空空的舞台,我们每个参与者都很重要,谢谢大家。




下期预告





主题:问卷设计的步骤

时间:7月16日(周四) 20:00-21:00

嘉宾:方学梅(华东理工大学)




往期回顾

微课系列推送

·微课17 | 工程类课题研究怎么开展

·微课16 |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二)

·微课15 | 如何营造校园研学氛围

·微课14 | 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

·微课13 |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一)

·微课12 | 区分观点与感受——沟通原则

·微课11 | 观点≠事实 ——沟通原则第一讲

·微课10 | 学生对课题研究不感兴趣怎么办

·微课9 |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原则

·微课 | 研学常用研究方法——观察法

·微课 | “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三)

·微课 | “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二)

·微课 | “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一)

·微课 | “为什么不宜把是否有意义或价值作为开(立)题的条件”

·《研究性学习》在线交流研讨(二)

·再提“拥抱变化”——春禾在线研学交流研讨之探索(一)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开放·独立·自信

http://www.spring.org.cn


整理:王建霞

排版:王时彩

审稿:刘红玲


我知道你  在看  哦



相关文章

喜报 | 春禾公益获社会组织4A评级

喜报 | 春禾公益获社会组织4A评级

喜报春禾公益获得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颁发的“AAAA”级证书,并获得浦东新区社会组织财政扶持奖励金4万元。春禾公益:_  2013年成立_2016年获社会组织3A评级_20...

微课14 | 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

微课14 | 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

微课6月4日晚,由春禾志愿讲师孙旭亮老师带领,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有哪些”进行了主题交流。本期主讲嘉宾:孙旭亮遵义市红花岗区教师培训教研中心微课实录 微课视频孙旭亮:今天和大家交流“综合...

春小禾战“疫”|我在战“疫”一线绽放青春之花

春小禾战“疫”|我在战“疫”一线绽放青春之花

绽放青春之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肺炎疫情,防控疫情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社区(村)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的第一线,要想打赢这场战“疫”,必须守住这道防线,外防输入,内防输出,有效切断疫情扩散的渠道。许...

2017年度春禾接受捐赠明细

2017年度春禾接受捐赠明细

捐赠披露原则:(1)捐款金额为实际支付到账的金额;(2)据捐赠方要求披露,如捐赠方没有特别提出披露名称的,皆根 据捐赠账号或发票抬头披露,敬请注意。...

2020·春禾第三期校长研修坊活动纪实二(杭州)

2020·春禾第三期校长研修坊活动纪实二(杭州)

引言:为了不断拓展春禾项目学校校领导的教育视野,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校领导赋能,持续提升校领导的管理素质和能力,帮助项目学校有效解决学校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切实落地研究性学习课程,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