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动态

机构动态

微课 | “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 (二)

5年前 (2020-04-19) 热度:

 

关于这次主题交流的“问题背景”和“微课解析”,详见上一期的专题交流实录(一)。4月9日晚,春禾研学交流微信群中老师们对“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的“灵魂二问”交流实录如下。




01



Q1.什么是学生课题的“目标”、“结论假设”和“满足点”?为什么开(立)题时要老师关注这些?

陆逊:关于开(立)题时应当关心什么?我整理为灵魂三问,就是通过询问学生提出的研究课题:

“从哪里”——了解学生因为什么会想到研究这个课题;
“到哪去”——了解学生想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及预设的结果;
“怎么去”——了解学生设计的具体研究方案。
今天研讨第二问:“到哪去”:
老师们对于“灵魂二问”三要素中的“目标”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可能对于“结论假设”、“满足点”不太能理解。“结论假设”有时候还能理解,比如:“增加一节晚自习是否能提高学习成绩”的研究?因为问题比较明确,所以也比较容易假设,要么“能”、要么“不能”,研究的结果基本也就这两种可能。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开放的研究课题就不知道该如何假设,比如:XX民族文化习俗的研究、XX建筑现状的调查研究等。
其实,任何研究都有目标,在确立这个研究目标时,就需要做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对该课题相关的情况做基本的了解,比如:学校没有宿舍,那么你可以引导孩子先对学校没有宿舍的情况做一个基本的了解,比如访谈一些同学、老师、甚至校领导,从不同的角度获取一些信息,当然这些信息不一定准确,包括从老师、校领导处获知的信息。然后引导学生做信息的梳理分析,根据学生自己的认知做出大致的判断,即:针对学校没有宿舍的原因做出假设:因为没有钱?或者没有土地空间?或者学生没有需求?或者其他明确的原因猜测?这样才能为第三步(灵魂三问)中的三要素“方法”、“对象”、“逻辑”提供基本的支撑,否则第三步必然会没有方向,要么不知道如何下手,要么胡乱下手,导致后期做不下去或问题重重。
如果是XX历史建筑或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同样也需要做前期的了解,收集与该主题相关的资料,尤其这些历史建筑或民族文化很可能已经有人研究过了,或者提供了很多素材知识供学习,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引导学生先去做基本的了解,让学生知晓目前有哪些研究,有什么观点与结论,让学生阐述他的研究与这些已经有的研究观点与结论之间有什么差别等等。
我们不应该接受学生这样的说辞:“我不知道结论是什么,我现在调研就是为了知道现状,所以不知道该假设现状是什么……”。我们应当促使学生们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尽可能先了解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知识信息,然后做出明确的假设判断,既使后续的研究证明这个假设不成立,这也是一个完整甚至完美的研究。
实际上,我们在做任何研究时都会有基本的判断和认知倾向,否则我们无法做出有效的问卷,既使只是做访谈,我们也要事前准备好问题。那么准备什么问题呢?事实上我们随口问出的“问题”就带了自己内心的基本判断与认知倾向。
这类开放性的课题研究,我们其实就是在帮助学生建立社会问题的常见分类,比如:历史沿袭、经济发展、交通、社会认知、生活便利、地理位置、气候变迁等。一个研究只要从某一个方面入手就可以,不需要面面俱到。
另外,对于“满足点”可能大家就有点晕,这是什么意思?关注了这个点有什么作用?这个“满足点”是根据“灵魂一问”中老师感知到学生提出该课题时的触点与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后判断出学生的真正内心满足点,可能很多老师不一定能判断出来,也可能得出的判断不准确,但是我还是鼓励老师们尽量去做这个分析判断,因为这样会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动力源泉,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和鼓励学生积极有效地去完成这项研究。
我始终强调,研究什么不是核心,那只是一个载体和工具,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思维和心理成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后者。例如第一个案例中的留守儿童,她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希望获得父母的爱与陪伴,这是孩子的满足点,也是动力源泉。当我们老师清晰明确地了解到这个点,就不会就事论事去看待这个研究,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任何有利于让学生获得满足点的言语、行为、鼓励、引导都可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反馈,这就是在帮助学生的心理成长,如果这个正循环能持续下去,既使课题研究结束之后,老师们同样能有效地跟该学生交流,很可能对于她的成长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能发生改变。
当然,老师们也可能面临学生做研究完全出于应付,他们的关注点根本不在这里,老师们是否会认为这个“灵魂三问”变得毫无价值?因为无法获取真实的研究触点、心理、满足点。这样的想法也没错,但是我会反过来思考,我同样可以了解到学生不感兴趣,包括不感兴趣的原因,以及他目前感兴趣什么。同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如何把该学生感兴趣的点与研学相结合的路径,既使学生感兴趣成绩或学科学习。学生关注学习成绩,你就跟他谈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喜欢玩游戏,你就跟他谈如何比别人玩得好。总之,老师的应变如果能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心理”这个基础上,那么有一天你会体会到“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孙旭亮:分析很到位,研究假设是直接指向目标,可以从目标中分离出来,对大家来说都需要消化,对目标认真分析才可以找到假设,精准假设。

陆逊:把结论假设独立出来阐述,对于后续的研究方法、对象、方案设计至关重要。开题时应当对于要研究的主题进行初步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准确获知真正的研究目标及假设。

孙旭亮:把结论进行假设也是一种方法,但可能操作更难。只有研究假设出来了,研究思路才会出现,研究需要做什么才明确,研究假设是个难点!

崔明:把结论假设独立出来,可以考虑在ETS大会的评分上体现。

陆逊:这个建议很好,不仅在ETS大会的评价导向上,而且在所有课题研究的校内评价上也可以加上这个重要因素。

孙旭亮:方法不错,对于老师们来说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不能让他们觉得深入不下去。

武嘉捷:赞同这个思路!

陆逊:很多老师反馈学生课题经常做不下去,就是在于研究目标与假设没有做好。应该说现代科学是建立在循证基础上,也就是说,所有的研究都可以也应当做出结论假设。

武嘉捷:循证的路径就是一个证实或证伪的过程。

孙旭亮:从哪来,是发现问题;怎么去,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的结果是研究的目标实践程度!研究假设就是破案思维。

陆逊:这个类比很到位,科学研究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孙旭亮:小心求证就是探究性学习,求证的前提是假设。

夏江:研究三部曲,第一部曲,确定课题,课题来源于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帮助学生观察和品位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提升老师;第二部曲,寻找可能的原因。从现象去发现本质,为假设提供方向;第三部曲,根据本质,提出建设性的假设。特别注重建设性,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有一定的操作性。像是解物理题,题目是现象,我们通过读题审题把现象中无关部分省去,留下本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理建模,然后猜测用哪些物理规律、公式、方法来解决问题,求出答案。求不出来,就换个方法或方向。

陆逊:三部曲总结也很棒,尤其第三曲的建设性假设。对于研究目标做出结论假设了,实际上就等于研究聚焦了,有了研究的实体。

崔明: 三部曲,现象、原因、假设。

 

02


Q2.以“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问题”为例,对感兴趣的问题/话题,如何逐步找到可研究的方向或是“研究假设”?

汪继红:这两年贵州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中高考加分问题上在社会上引发的一系列争议,每年中高考,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在前年,贵阳的一些学校的家长聚集,反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享受着和汉族学生一样优质的教学资源,而高考却可以加20分的优待。我们都知道,高考多一分意味着什么,更何况是20分。去年贵州省作了调整,真正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县城的考生加20分,生活在城市的考生加10分。如果是这个话题的话,可以做研究吧?

陆逊:当然可以,很好的话题。接下去,具体你想研究什么呢?

孙旭亮:这个是热点问题,当然是研究的课题,说不定可以给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汪继红:这个是国家的政策问题,我们只能议论一下,好像不敢研究。 

陆逊:比如,研究“是否应该取消给在城市居住的少数民族加分”呢?还是说研究“该给在城市的少数民族加多少分更合适(比如5分)”?或者研究“城市中是否存在假冒的少数民族学生”?或者其它?

汪继红:陆老师,你所讲的很有方向性!

陆逊:2016年毕节民族中学的一个学生做了留守儿童的调查,他就发现当地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社会、慈善机构的过度帮扶,让那些本来不是留守儿童(单亲照顾)的家庭,为了获得各种资助而让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个研究不仅在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也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不同视角的咨询,获得政府好评。回到汪老师说的这个案例,如果你认为不应该给在城市的少数民族加分,那么你就要提出充足合理的理由,这些理由不是口头上的抱怨与评论,而应该是有扎实数据支撑、合理逻辑与文化传承的研究报告。

欧维嘉:是否可以让学生先去了解下加分的原始初衷是什么,做个预调查,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来看现在的“加分”现象,是初心不变、还是投机取巧,抑或是政策的不适用等。

陆逊:(欧维嘉)对的,预调研就是我说的前期了解,国家的政策可能是很多年前制定,当时的各种条件因素是什么样的,而现在这些条件因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尤其针对生活在城市的少数民族,这样才可以做出有力的论证。

汪继红:收到,有扎实数据支撑、合理逻辑与文化传承的研究报告。

罗卫东:还有为什么以前加分大家没有意见,而是在2018年高考问题爆发,2019年又基于什么原因做出了这样的调整,这样的调整是否又能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等等。

夏江:如果直接研究加分问题,我们的能力是否能够达到?

陆逊:如果是老师或社会学家做严谨的研究需要考虑这一点,但是如果作为学生感兴趣去研究,我觉得不用担心,对于学生而言,是否能得到明确的答案不重要,获得研究的体验和心理成长才是重点。

汪继红:看来这是项大工程,因为当时正值孩子高考,所以格外关注。

罗卫东:可以理解,又遇上今年的特殊情况。

欧维嘉:开题时关注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的认知是否能聚焦到很小的点上,同时考虑其意义和价值。其次是对实施计划细致度的考量与预估能力有一定的全局观,不是一味地去发放问卷或是访谈,而不考虑后续的数据分析与思考。

陆逊:谢谢欧维嘉老师!“实施计划、数据分析与思考”在我的灵魂第三问中详述(下一讲)。

罗卫东:其实就是一个学生不知道自己的预期目标是什么,选题时有兴趣,但是这个兴趣的背景知识是碎片化,没有去系统研究背景。在确立课题时较为盲目,对于预期的假设目标没有推敲。其实很多学生课题做不下去,就是没有将一个课题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而是采用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方法,导致最后自己也不知道走到哪里了。

陆逊:罗卫东老师分析很到位。所以我们建议在开题阶段要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反复地沟通,不要担心时间来不及,如果这个阶段做好了,后面的过程必将事半功倍。

夏江:思维导图很重要,有力的帮助我们分析问题。

罗卫东:这个加分的题目其实可以做小一点,就是目前加分政策出来后,是在贵阳、遵义、安顺市区读书的外地少数民族学生的选择?它们为什么会这样选择?

 

03


Q3.如何看待学生课题研究的“失败”与“成功”?

吴巍:研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研究的目标是不是也不应该有明确的指向?学生研究结果的失败(假设),可能还会对其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陆逊:课题研究应该不存在失败与成功,不存在对与错。只是通过研究证明假设的成立与否,而成立与否不代表成功与失败。

黄鲲:关注过程,享受过程。

吴巍:这种提法来自一个案例,一个名词“苹果梨”,为什么不可以有“苹果桃”呢?然后自己动手做苹果枝条嫁接到桃树上,最终失败。让学生动手失败,最终找到科学的理论基础。

陆逊:理解,但我想我们一定要把让学生做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与成人的科学研究区分开,因为二者的根本目的不同,对于学生的课题研究没有失败与成功的概念,这个在这门课之初(也即是开题之初)就要告知学生,也要建立这样的氛围。(“让学生动手失败”)目的很好——让学生找到科学的理论基础,但不要这样看,老师们如果不认为这是失败,而是完成了一次对于假设的验证,会不一样的。

夏江:同意,课题研究没有失败一说,总是有收获的。不能有苹果桃,也是成功。

张前:学生的成长也是分步骤的,只要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好习惯的养成必修筑今生的成就。

吴巍:我说的“让学生动手失败,最终找到科学的理论基础”,就是对其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失败”是成功的妈呀。

陆逊:嗯,我们不说失败。只有成功和成功的妈妈,没有失败!而且,验证出不可行的方案也是有巨大价值的,比如当前新冠的治疗,验证出很多药不可行也很好啊,避免很多乱尝试带来的贻误治疗时间。

张前:是的,只要学生行动起来,必定会有所收获。

汪继红:也就是说让孩子们去探究这个过程,并在其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成功或失败都只是结果。

陆逊:(对上述说法)稍微调整一下:让孩子们去探究这个过程,并在其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无论研究结果是什么,都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希望大家能把成功与失败二个词从学生的课题研究中删除。

陈梁兴:同一个研究课题,不同的学生思考的方向和假设与论证的方式方法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可能不同,可能成功或者失败,但对学生的成长和收获都应该是起到积极的作用的吧。

崔明:同一个研究课题,不同的学生思考的方向和假设与论证的方式方法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可能不同,【可能与假设一致,也可能与假设不一致】,但对学生的成长和收获都应该是起到积极的作用的吧。

罗卫东:(崔明)这就是相当于我们上同课异构。

汪继红:同课异构,形象!

 

04


Q4.如何看待老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

吴斌:刚看到陆逊和各位老师的发言,感觉自己做的太简陋了。作为一个思考和实践力都尚不足的老师来说,我自己的观念是改变了,能做的是先去改变孩子对事物的认知,促进他们进行深度思考。然而,我自己对怎么帮助他们剖析问题、寻找破解方法也不一定能有多大的建树。所以只能抱着共同研究共同进步的心态去开展研究。

陆逊:这是最高境界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的鼻祖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对于研学的最重要定义就是:师生是发展科学的合作关系!

吴斌:没办法,我实在是不会呀,没有引导能力,只能陪着他们。然后还要想着,作为老师又不能什么都不会,总要比他们多学一点。

陈梁兴:我也是常碰到这种情况,学生选定的课题很好,但在开展研究的过程当中,往往因为他们思路与我的有很大的差异,总是忍不住要纠正他们。

陆逊:也许你(吴斌)会有产生新的认知与感悟!这也许会成为你做研学的优势所在。

罗卫东:研究性学习就是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欣赏沿途的风景,不能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而忽略了沿途不会再次出现的景和人。

陆逊:很棒的比喻。

吴斌:我觉得如果时间够的话,最好我们和学生分别做一下研究,看成果,说不定还能产生奇妙的化学作用。

陆逊:我们陪伴学生们走一段又有何不可呢?正如罗卫东老师所言,我们也能欣赏到不同的风景。

罗卫东:以吴斌老师的亲和力和学生沟通毫无障碍,也是很能理解学生的老师,我觉得是吴老师多虑了。

 
有没有感觉这几次春禾研学微信群内主题交流是高手在华山论剑?与“华山论剑”的不同在于,春禾研学路上有越来越多朋友一起欣赏“沿途的风景”。

下周继续“开(立)题时老师应当关心什么”的“灵魂三问”,请继续关注!

文字整理:王建霞

编辑/排版:刘红玲


--  END  --

春禾公益微信公众号

开放 独立 自信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转载: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合作素养”

转载: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合作素养”

编者按:“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于2018年正式对外发布,其内容包括了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这些也正是春禾公益一直在倡导的教育理念。经“华东师...

春小禾战“疫” | 宅家的春小禾之随笔分享篇(一)

春小禾战“疫” | 宅家的春小禾之随笔分享篇(一)

 我手写我心。疫情宅家,春小禾们写下了自己的经历,亦或是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阅读春小禾的随笔,倾听春小禾的心声。No.1贵州省普定县第一中学 刘爽转眼间,一个寒假过去了...

转载: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创新素养”

转载: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创新素养”

编者按:“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于2018年正式对外发布,其内容包括了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这些也正是春禾公益一直在倡导的教育理念。经“华东师...

2020·春禾第三期校长研修坊活动纪实二(杭州)

2020·春禾第三期校长研修坊活动纪实二(杭州)

引言:为了不断拓展春禾项目学校校领导的教育视野,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校领导赋能,持续提升校领导的管理素质和能力,帮助项目学校有效解决学校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切实落地研究性学习课程,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