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动态
陆逊:可能很多老师会不理解我为什么在微课中强调“灵魂一问”的三要素是“触点”、“心理”和“感知”,这些与课题研究有什么关系?
似乎这些应该是心理方面的东西,是不是应该在由心理老师来关心?是的,这些是心理层面的东西,但却是我们所有研学老师都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因为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在培养孩子一套思维方式、科学方法,同时也是帮助孩子构建健全心智的绝佳时机。
学生在长期的学校教学中都是受教育者,要学什么、做什么、什么时候学、作息时间都是被严格设定好的,基本没有可选余地,换句话说就是学生的天性、情感长期被压抑,得不到释放,价值观也得不到展现,从而无法知晓。
而研究性学习恰恰给了学生们一次释放的机会,很多孩子会通过这个机会来释放自己的天性、情感与价值观。这个时候也就成为我们老师能走进学生心里的绝佳契机,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敏锐地感知出孩子的心理与触点,那么后期的课题指导将会事半功倍,很可能是改变孩子一生的那个“恩师”。
实际上,课题研究过程让学生成长的有二条线,一条是明线——学生做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学到、悟到、感知到的东西;另一条是暗线——学生心理的构建与成长,这个部分很多时候孩子自己都不知道。
明面上是孩子在探索课题,另一面也是孩子在探索认知自我的过程,尤其在“人与自我”领域的课题。学生的心理构建与成长是看不见的,往往会被忽视,我们常常苦恼学生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或者为什么学不好?其实很大的原因就是心里有困惑与问题。即使能好好学习,在目前的体系下也很容易产生心理扭曲。
之前有老师提出学生课题的三观问题,或者课题是否正向问题,我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希望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全的心智、健康的三观。这些显然是需要在实践中去构建,而不是在抽象的理念下形成。
所以当学生表现出他们的思考、想法、情感时,更需要指导老师去感知、去体会,从而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在一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有相当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引导孩子获得健全的心智、健康的三观。
如果我们一味地回避,不让孩子去研究,不让孩子去接触,不让孩子的情感价值观得到释放,从表象上看似乎就没有问题了,但那只是被掩盖被隐藏起来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一定会以某种形式爆发出来。例如近期在清镇发生的大学生砍死小女孩的惨案。
肖梦娜:为了实现这一条暗线要达成的目的,需要一个必要元素——可以在心理上给与学生支持的老师,以及老师提供的健康的师生关系。
陆逊:所以老师孕育相对开放、宽容、自主的空间非常重要。当了解到孩子的心理与触点时,对于课题的引导也一定能找准要点,以同理心去鼓励孩子的研究,必然会赢得孩子的信任,也会激发孩子的动力。
张前: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成长需要出发来寻找制定课题。
李仕魁:这样可以和生涯规划联系起来。
陆逊:研学三大领域“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可以说“人与自我”是一切的基础,没有自我的认知,很多东西都会走样。与生涯规划联系这个思路非常好,生涯规划如果又是上成一门课,就会失去功效。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在实践中去体验探索,这是实现生涯规划的最佳路径。
孙旭亮:生涯规划课题对学生认识自己,灵魂三问的第一问,从哪里来,认识自己很有好处。
张前:是的,弄清楚自己从哪里来之后,需考虑“要到哪里去”。
下面关于网瘾少年的案例探讨,看似游离了交流的主题,实则高度相关:
其一,造成网瘾、抑郁等行为偏差的深层次原因可能是情感诉求和心理建构偏差,“行为”与“情感、心理”分别处于上文提及的课题研究的明、暗两条线上;
其二,当已产生情感、心理和行为的偏差时,再应对就是“治病”,如果提前做了“有效预防”,可能就会避免走到“治病”这一步。
而当前教育体制教学形态下,研学课程中的课题研究学习无疑是一种值得实践、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方法,至少会将暗线上的潜在问题曝露出来。正如各位老师建议对网瘾宜“疏”不宜“堵”,对学生情感、心理和行为的潜在偏差“预防”胜于“治疗”。
肖梦娜:我们看待网瘾的学生,往往会认为学生的行为出了问题。其实网瘾并不是问题,而是问题的解决方式。学生想要用网络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或者痛苦。这在成年人中也不罕见,我们会有各种瘾头,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刷剧玩无聊的游戏。在心理学上,上瘾症始于痛苦,终结于更大的痛苦,并且边际效应递减,需求量越来越大,想停止也无法停止。
孙旭亮:网瘾是学生心里的依赖和对其他人或物、事的抵触情绪形成的。
肖梦娜:那么学生抵触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在网瘾中寻找的感觉是什么呢?
孙旭亮:研究发生在学生的足迹所至和人际关系所在。有的来自家长,有的来自老师,有的来自于朋友,要交叉分析。基于学生,基于他们的经历,基于他们的成长是他们最好的课题。
肖梦娜:不管是来自哪里的抵触,都和不被理解、无法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关。
陆逊:从心理上来讲,人的一生之中必须要有自己研究的东西,不同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东西,这是一种依存关系,你不让他研究这样东西,那他就会去研究其它的替代品。我们在分析孩子的不良嗜好时,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当初就是因为没有给到他想要研究的东西。这在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有详述,她称之为家长的“三大原罪”之一。她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在自我探索与成长之中,家长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因此想要教他们这样、教他们那样,其实这恰恰是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肖梦娜:我在这里特别想要强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人在拥有独立健全的人格以前,特别是成年以前,都需要关系中的他人来提供方向。理想的情况是父母可以做一个好的客体,爸爸在监狱,妈妈压力重重可能有抑郁倾向,显然在这个案例中好的客体缺失。如果老师能够扮演一个好的客体,那么学生极有可能在建立起来的良性的师生关系中,产生“印随”作用。
王建霞:可不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生活中“好的客体”的缺失,可能会让“我”这个主体失去平衡?当想要研究某个课题时,“我”这个主体试图在通过一种方式解决这个失衡?如果与“我”这个主体沟通确认后,那么老师这个“客体”在课题研究中的价值就非常大了。
肖梦娜:对的,老师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们自己也做过学生,我们是不是对于喜欢的老师的课程会学的特别认真?对于那种批评我们惩罚我们的老师,哪怕一开始喜欢那门课,后来也会没兴趣?
王建霞:如果陆老师的实践,加上梦娜老师的理论同时验证了这一点,那么我们研学老师就需要明确认识到学生课题研究中可能存在一条“暗线”,并且能有方法、有工具、有意识地让那条“暗线”渐渐浮出水面。对有些孩子而言,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潜意识”里想要触碰和解决的问题。同样,要了解“网瘾”下面潜藏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才能有效解决。
蓉^-^:抵触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在网瘾中寻找的感觉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走进真实的内心?不真实了解,仅仅是表象,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吴斌:起因可能是父亲在监狱,自己和母亲因为疫情在家的时间太久了。之前在校表现积极活泼开朗,但电话沟通后学生直言不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有游戏才能让自己高兴。我其实不反对适当打游戏,但只要合理控制即可,不耽误学习就行。只是学生一直在沉迷。但短期内开学是无望的。可能遇到同伴了会缓解。但还有一个月的网络学习的话,怕深陷不能自拔。
孙旭亮:最好的做法就是疏导,而非堵,老师和家长的堵,都不是解决网瘾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疏导,制订上网规则,慢慢消除网瘾。就像水管漏水是无法堵住的,只能关“开关”,开关就是疏导。
肖梦娜:老师如果不把网瘾当作问题,而是能够同理到学生,知道那是学生以自己能接触到的可能是错误的方式在试图解决问题而已。必须用网瘾去解决的问题如果消失了,问题就会自然消失。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到代替“网瘾”的其他解决方式,例如导向课题研究。
孙旭亮:(吴斌老师说的起因)说明来自于他父亲,最好的办法是解铃还需系铃人,他爸爸可以解决,让他爸爸和他交流。
肖梦娜:一个在监狱的爸爸,很难承担起父亲的角色。找不到良好客体的孩子,转而可能会把同伴当作客体,或者把网络当作客体。
孙旭亮:孩子是由于父亲进监狱而看不到希望,这是打游戏的原因,用游戏消除内心的痛苦,所以可以让他打一段时间,也许是减压的最好方式。
吴巍:这个方法好吗?
孙旭亮:这个阶段的学生,你越是阻止,越是适得其反。孙子兵法欲擒故纵。
肖梦娜:如果游戏到了上瘾症的地步,就很难称其为“最好的方式”,一定剂量使用游戏是正常的,无可厚非的。
唐菠:关于网瘾,我也有个案例,有网络游戏公司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每年都有几个对网游上瘾的年轻人来应聘,哪怕工资很低也愿意来干,比如游戏上线测试员。但是一般这样的人都干不长就会辞职了,你真的让他5天,每天12小时打游戏,他自己也受不了。再比如我女儿一年级的时候学会在pad上打皇室战争,我就陪她打,打了几天以后她自己就没兴趣了,太累了。所以堵不如疏。
罗卫东:这个方法值得推广,我看见过一篇新闻,母亲为了让高三的孩子专心复习,母亲代替小孩练级,结果一年后母亲成为了王者。
齐静:上瘾就变成坏事了,先从关心他开始聊聊试试?
谭连桂:瘾之后肯定有隐情,要去查隐情,才能去瘾!对症下药!
陆逊:这就是我们在灵魂一问中强调的,去感知学生的心理与触点。实际上就是去了解学生更深层次的诱发原因。
吴斌:我上次有问他想念同学们,想回学校打篮球吗?都没有谈学习的事,他都是很冷漠的回复我:没有、不想、没感觉。我知道游戏可能是近期支撑他的唯一方式,也不能用激进的方式去沟通,也许迷失的时候最后都要自己走出来。
齐静:是的,让孩子们去研究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包括研究网瘾的形成原因,估计能让他们走出网瘾。
唐菠:这样的孩子本身就特别敏感,而且知道你是有目的性的,更难敞开心扉,要重新建立信任是很难的。
肖梦娜:学生很难信任大人、向大人敞开。因为从小到大,都充斥着不被理解,被打压的记忆。
王建霞:赞同!当一个人有自我意识后,很不愿接受别人来改变自己。除非一个人有自我改变的意愿和动机,否则别人没有办法启迪他的心智。
黄泽毅:这个世界是不是我被你改变就是你被我改变,我要好好理解这个问题。
陆逊:(黄泽毅)总是关键时候总结。
黄泽毅:我在认真的学习与思考,不管正确与否,先说出来,说错了我就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更多。
肖梦娜:开放的态度。
吴斌:我和他的师生关系之前还不错的,网聊也有的。只是一次电话后,他就不再对我伪装自己了。
齐静:所以要先想办法让他对我们建立信任和安全感!才能进一步交流。
吴斌:看来我需要再跟他聊聊,现在主动找他,已经没有任何回音了。不知道下次再联系他,有什么沟通技巧吗?
肖梦娜:沟通有一些原则,可以专题地聊一聊。在讲沟通技术之前,作为老师可以在心里问一下自己,我想要改变他,还是想要理解他?如果前提是想要改变他,很可能不被学生接受。如果你只是想要去理解他,就有了良好关系的基础,然后改变才有可能发生。这个被称作是“改变的悖论”或“不改变的改变”。大家也可以说说有效沟通的原则和技巧,展开课题研究。
吴巍:抑郁症的学生。目前是呈上升的趋势,咱们为什么不去做这个方面的研究呢?
肖梦娜:可以做起来呀。但是允许我冒犯一下的话,“为什么不”的句式,会让听着产生压力感,因为潜台词似乎包含了某种指责。我不是说您带有指责,只是看到这个句式。“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为什么考不好”等等…把“为什么不”改成“我们来做什么吧” 例如“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改成“我们一起学习吧”,就像有妈妈帮孩子练级,这就是亲子共同体吧。
王建霞:这个实操层面的东西,可以另开专题交流,也极有学问。请各位老师一起思考:如何通过有效沟通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如何在交流中让他们感觉安全,愿意敞开心扉?
吴巍:提出这个话题的意思是咱们老师在这里谈了很多与学生的沟通技巧,或者去怎么样去疏导学生。抑郁症的学生呈上升趋势,也说明我们对学生的疏导工作是做得很不够的,还需我们做很大的努力。
肖梦娜:是的,任务很艰巨,还需要我们做很大的努力。我想谈谈语言模式的重要性,所以现抓了一个例子。
陆逊:理解(吴巍),所以我在开题时倡导的灵魂一问就是引导老师们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尤其时比较负面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的成长。
齐静:有效沟通可以把我变成他,也即是换位思考了解后再沟通!
孙旭亮:老师家长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就可以找到办法了。
唐菠:我觉得有些时候老师和家长一样,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孩子,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自然而然的影响学生去改变。以前听过一个讲座,老师的意思就是对于不听话的孩子就无为而治,给他足够的爱,然后静待花开,孩子自然会向着你希望的方向走的,最近我突然顿悟了。
王建霞: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慢慢对方也会站在我们的角度了,孩子不都是见样学样嘛。
肖梦娜:学生不会听你说什么,但是会观察会感受你的状态。学生会潜意识地知道,自己想不想成为老师那样的状态。所以老师不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学生,为了教育的使命,要让自己成为发光体,成为太阳。
陆逊: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所以我们春禾的理念:“今天孩子们在学校里感知到什么,明天他们就回馈给社会什么!”。请注意我们用的是“感知”而不是“学到”或者“我们教给他们”。
罗卫东: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忘记了自己在十多岁的时候的状态了,在孩子面前假装自己曾经很用功。以前我们手里总是捧着金庸的武侠小说,现在的孩子手里只是把武侠小说换成了手机。我们成年人的用功其实是上班以后,更加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了,孩子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陆逊:我觉得你这样说是建立了一个前提,就是所谓的“什么”是我们成人认知体系中的东西,如果换一个角度而言,孩子们其实非常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只是不在我们的成人的认知体系中而已。理念转变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罗卫东:对,孩子要的东西和家长的期望值不一样。
孙旭亮:大人的思维就是这样对、那样不对,所以大人的说教对孩子来说不起作用。当受教育者不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时,教育毫无意义!
肖梦娜:是的,受教育者愿意接受教育,才赋予了教育者,教育的权力。
罗卫东:所谓换位思考,其实是想对方换到自己的角度思考,是一种强迫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的方式。
王建霞:这时候,要自问:我真的有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思考吗?还是我只是想通过多一点了解对方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真诚”的同情和同理,“真”的东西,才能被感知和接受。
肖梦娜:孩子知道自己要什么,可是那个“要”,常常被打击。我记得我小时候,不敢和妈妈说我喜欢哪一件衣服,因为曾经不管喜欢哪一件都被妈妈嘲笑。渐渐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陆逊:对的,当此类打击多了,孩子自然就走到了成人不希望的方向上去了。
肖梦娜:所以在选题的时候,老师可能也要留心一下,会不会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你要相信孩子有自行纠错功能。
吴巍:从陶渊明的《桃花园记》到今天的各种成瘾都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无外乎都是想逃避现实,能通过校园里的课题研究解决“去哪里”的问题吗?
陆逊:当已成网瘾,如同人已经生病(产生器质性病变),那么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这是肖梦娜老师在回应的。而我想说的是如何在前期预防,如果要预防,就要知道该病的成因,正如你所说成瘾通常都是逃避现实,而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所要逃避的是无边无际的课业压力,这些课业很多时候既无趣也无法选择,死死地压在孩子身上,所以我们特别呼吁开展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然后从这个切口去关爱孩子的心理,释放孩子的压力与情绪,这样形成有效的预防。
吴巍:我有一个成年的案例,就是游戏成瘾。成年人都不能控制自己电玩成瘾,可况未成年人?
陆逊:这个不一定,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思维方式、脑回路不同,面对这类事情的思考也不同。我们的解决方案应该也是不同的。
孙旭亮:当成为游戏网瘾时,说明他已经没有痛苦了,他的注意了已经转移了,所以需要老师和家长在适当的时候切入,建立师生共同体。
吴巍:师生共同体,我觉得挺好的,但很多学生在老师面前唯唯诺诺,老师也感觉很有成就感,真正做到查隐情,很困难。我们成功的案例有很多,但不能忽略也不算少数而走极端的案例。
黄泽毅:换个角度来看,我认为所有东西都是一个成瘾性的,只是现实世界对现在的行为不认可,站在对立面,需要挖掘的东西是从中能获得什么,找到一个新的世界。
陆逊: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人需要一样东西来依存。
肖梦娜:是的,所有东西都有可能成瘾。两个人都跑马拉松,一个可能是成瘾,一个是热爱。两个人工作,一个可能是成瘾,一个是热爱。我们无法从行为判断是成瘾还是热爱。要深入了解陆逊老师所说的行为的深层次的原因。
王建霞:“课题研究”就是让潜在问题露出水面的一个很好途径、或是通道,行为“可见”,可见折射潜在的“不可见”。
文字整理:王建霞
编辑/排版:刘红玲
-- END --
春禾公益微信公众号
开放 独立 自信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金秋相聚广为,共话教育公益
2020年10月28日,来自闵行区科委、闵行区科企联合会、吴泾商会、闵行区九三学社,南航上海校友会、贵州商会的企业家代表和春禾公益代表,共50多位嘉宾齐聚上海广为电器集团,举行了“春禾公益研学基地”授...
微课 27 |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查重并撰写查新报告
微课11月12日晚20:00-21:00,春禾研究性学习交流群中,罗卫东老师(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带领大家开展了第27期研学主题交流。主题为“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查重并撰写查新报告”。问题的提出者为梁仁...
99公益日 | 致谢信
...
微课 | “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 (二)
“ 关于这次主题交流的“问题背景”和“微课解析”,详见上一期的专题交流实录(一)。4月9日晚,春禾研学交流微信群中老师们对“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的“灵魂二问”交流实录如下。”01—...
红毯秀 | 直击报到现场
2020年8月6日,共有来自46所春禾项目学校,前来参加第五届中学生ETS大会(省级)和研究性学习教学研讨会。老师、同学们陆续抵达贵州省绥阳中学,在春禾树前的红毯上合影,留下他们青(ke)春(n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