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教授发的一条朋友圈,并读了方方的“武汉日记正月二十一”,深有感触!作者在文中呼吁的人道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社会在本能反应下缺失的部分。所谓“本能反应下”是指在长期的教育熏陶下形成的一种道德品质,她投射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思考与反应,而不需要外界环境的激发。
如同大家在文中看到的:让一个司机在高速路上流浪二十天导致其生存艰难;当一家中有人感染,即有一群人冲过去把人家的大门用铁杠封死;更可悲的是大人被隔离,让有病的孩子饿死家中。诸如此类现象无不反映出社会普通大众在“人道精神”本能上的缺失,我相信经过“精英分子”的提醒和政府的政令强调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其根本没有变化,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下一次可能重蹈覆辙。而想要治本的话,就需要回答刘坚教授的追问:“我们中小学有没有成长所必须的肥沃土壤?这是我们应该继续追问的。善良、正直、公平、公正,这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非常重要的根基,也是一个社会之所以成为正常社会的基本标准。”我们的学校无不在以应试成绩为导向!思想品德很重要,教育局和学校都在说,思品课也一直有,但是否真正教会孩子们去理解什么是人道主义了吗?什么是善良、正直、公平、公正了吗?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口头上的讲解,学校的常识中讲过、考过、答过就等于教过了,其实距离真正的理解相去甚远。因为真正的理解是需要在实践中去感知的,目前中学生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尤其广大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小学也已经开始寄宿制走向,孩子几乎很难走出校园走入社区去感知与体验生活,相比而言也只有少数发达城市(省会城市)略显好一些。而这些孩子们在学校里能感知到的则是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成绩!考试与成绩都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自然而然就成了一切为了个人,也就是自己!无论老师、学生、家长,对于个人学习的事情都很支持,对于其他任何与个人成绩无关的事情就相当抵制,比如: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学校活动、社区活动等等。要是没有强制性要求或其他利益驱使,基本上很难看到孩子参与,其实孩子很多时候是想参与的,但在老师(尤其班主任)、家长的抵制下能坚持的基本所剩无几。而这种抵制恰恰是孩子们能切身感知到的,不需要老师们的教授,孩子们能从老师对待他们参与社团活动的态度上明确感知到,而且从他们步入学校开始到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9年-12年的感知足以在他们心中烙下难以抹去的印痕,尤其是在孩子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中学。当然学校和老师们一定会说:“学校录取只看成绩,没有成绩一切都等于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是的,换个角度而言似乎无比正确、无可挑剔。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的中考和高考模式就知道,这是一个“零合博弈”,不是你学的好就可以,而是你要比别人学的更好才行。不是你学会了、掌握了就可以,而是你要在考试中比其他同学少犯错误,从而击败他们。换句话说:就是学的差不要紧,只需要比其他同学好一点点就可以。这不是在教书育人,而是在残酷地训练竞争,实际上我们的学校和老师都知道,我们的孩子们非常聪明,当然也能清晰地感知到。所以,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今天我们在学校里让孩子们感知到什么,明天他们还给社会的就是什么!就能深刻理解:今天我们所看到社会的人道精神,就是由我们昨天在学校里曾经让他们感知到的所决定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深深地去思考: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去改善我们的应试教育,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态,改善学校的教育软环境!--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