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与课程资源研究项目负责人 “研究性学习”并不是一个新名词,2001年教育部就下发了通知,《研究性学习》已经是高中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是初中的必修课,其中有一个部分就是研究性学习。“研究”这两个字,使很多学校和教师望而生畏,“自己都不会研究,不会做课题,如何教学生?” 在11月23日上午的春禾第二期校长研修坊的专题讲座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吴刚平教授,做了题为“研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题分享,就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方式,与来自各地的中学校长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高考、中考,是学校和学生绕不开的坎,是检验学校教学结果的手段,也是当下最可行、最公平的手段。没有考试,如何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如何选拔学生?也许有其他方法,但远没有考试来得高效直接,也许还会失去公平。有了考试,对学校教学来说,就是一个明确的目标,于是每个学生就需要“应试”。“应试”是必须的,但如何应对考试,方法应该不只一个。
“应试教育”是为了应对考试,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名次为目标的教育。称为教育,这已经是一个系统工程了。“应试教育”我们通常指以“讲、练、考”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的教育模式,老师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通过反复的作业和练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再通过各种测验、模拟考试、阶段考试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 “应试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通过反复的训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记忆的另一面就是遗忘。记忆是有一个波动曲线的。我们通过各种作业、练习、测验、考试,就是希望把记忆曲线的波动减小,并将峰值能调整到中考、高考的那个时间。我们常说的“白马”、“黑马”,就是记忆峰值的不确定带来的结果。应试教育的一个影响是,考试结束后,学生如释重负,记忆直线下降,用学生的话说,“都还给老师了”。 “研究性学习方式”,是通过学生自我观察、思考、尝试、交流、讨论、争辩、分析、综合、归纳、总结、提炼、概括等方式,让知识自我生成。知识点不是老师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归纳、自我总结、自我提炼后得到的结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特点,是知识点的获取周期比较长,教学进度比较慢,自我分析的结论有可能与教学要求不完全一致。 比如让小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数学知识。作为知识传递的一种方式,是直接告诉学生,人民币有多少种类别,数字有哪些,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然后让学生重复记忆这些内容,十遍、二十遍的重复以后,学生都能记住人民币的这些数字及单位。从教学结果来说,也达到了目标。这个教学过程可能在5分钟、10分钟里就能完成。 另一种方式,我们也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来上这堂课。每个学生带来188.88元的纸币、硬币,课堂上分成若干5人小组,先是小组内学生观察纸币硬币,当然要引导学生找到数字,并记录下来有哪些数字,再观察数字后面的汉字和拼音,统计一下有多少个不同的汉字。小组内讨论,形成一个初步一致的意见。然后各小组在班级里交流各自小组得到的意见。学生们通过这个过程,自己发现了人民币的数字、单位,也达到了教学目标。这可能需要一整节课的时间来完成。 要检验这两种方式的教学结果,如果是在10分钟、30分钟后考试,“讲、练、考”方式一定好于“研究性学习方式”,如果是60分钟后考试,二者差别不大。如果是一天后考试,“讲、练、考”的部分学生开始出现遗忘,如果时间更长,经过5天、10天,教学结果差别就更明显,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获得的知识,学生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靠。为了应对遗忘,“讲、练、考”方式就采取重复练习的方式来强化。经过重复练习,也能达到让很多学生提高记忆的作用。 “讲、练、考”的方式,除了要应对“遗忘”的负作用,还可能会养成学生“等、靠、要”的坏习惯。学生等老师来“教”,老师不教,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学。 “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教学,是能养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世界的兴趣和习惯,有利于学生更持久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学习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我们还可以以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为例。高一、高二、高三都在教学生写议论文。一种教学方式是,老师把议论文写作的要点告诉学生,要有论点、论据、论证,然后把几篇比较好的议论文,逐篇向学生讲解议论文好在哪里,如何写出好的议论文。确认学生已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后,开始让学生练习写作。 我们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老师把几篇优秀的议论文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分析总结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有哪些特点、要点,阅读更多议论文后,分析什么是好的议论文,怎样写出好的议论文,自己应该如何写议论文。经过反复讨论,学生一定也能得出关于议论文写作的知识点,并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关键词是什么?是“研究”?还是“学习”? 如果以“研究”为核心,我们会关注研究结果,会关注研究是否有价值,课题是否有社会意义,并以是否获奖来评判学生、教师的教学成果。 如果以“学习”为核心,我们会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分析数据、是否有科学逻辑;会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在研究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这里要说,针对中学生这个群体,课题本身是否达到预期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课题是否获奖、是否获得专利、是否得到资金青睐,不应该是我们关注和宣传的焦点。否则,学生、学校为了获奖、为了专利,课题很可能不是学生小组独立在做,而是借助高校、研究所、专家、家长的很多资源,帮助学生把课题提升到某个前沿高度。学生在这个过程学到了什么,是学习研究过程本身,还是学习如何利用各种手段去获奖? “研究性学习”,对于中学生,只能是以“研究”为手段,以“学习”为宗旨,以学生的自我成长为目标。